近日,“新海派·新力量——中华艺术宫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登陆上海地铁文化长廊,展览展出的11幅作品皆为艺术家原作,吸引了不少往来市民驻足欣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艺术素养。”美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美育,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的重要作用。在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近几年,社会美育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社会美育覆盖面非常广泛,是一个全人生的,全场景的,并且不完全是聚焦于个体,是一个全社会范围的美育行为。那么,如何开展好社会美育,使其在提升民众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呢?
首先,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城市美育活动。各级政府、部门、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等要因地制宜的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美育活动。例如,通过组织社区文艺展演、“美术现场教学课”“艺术进社区”“市民文化节”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为群众提供接触艺术,欣赏艺术的平台和机会,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尝试打造各种形式的“无墙的美术馆”,让经典艺术作品走出展馆,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讲座、民间手工艺展演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激发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从多个维度,多种途径提升民众的综合艺术素养。
其次,发挥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优势和力量。“双减”之后,校外艺术类培训机构得到空前的发展,同时,也对校外艺术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鼓励帮助学生掌握至少1-2项艺术特长。此次上海地铁站“无墙的美术馆”活动的举办,为市民提供了“与美同行”的契机,也为专业文化艺术机构培养了更多潜在的受众。校外艺术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商超、社区艺术活动,以及各类公益艺术活动,为美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搭建线上艺术交流平台,提升民众艺术素养。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应当尽快搭建线上艺术交流平台,促进艺术爱好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为美育工作者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全面激发美育活力。我校注重互联网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为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我们创建了“希望美育在线”、“手抄报老师”APP等多个在线学习平台,全面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