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经常为一件事感到烦恼:孩子性格敏感,遇事总是哭个不停,担心孩子太过于脆弱。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感觉到很无力,虽然很心疼,但是不想惯着孩子。
孩子这种性格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学着坚强呢?
关于孩子“爱哭”
其实爱哭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我们都会觉得爱哭的人容易被嘲笑,尤其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就越会被嘲笑,严重时因为“爱哭”被孤立,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另一方面,爱哭是孩子在适度的发泄,孩子的心智毕竟不会很成熟,如果一味地坚强,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来说是不利的。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关键。
·哭是希望得到现在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基本上干什么事情都会按照孩子的心意去做,如果孩子在不顺心时,发现自己通过哭就能解决之后,以后每一次都会通过使用这种"手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表达的欲望十分强烈,但因为能力的不足就会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或需要。
·孩子先天多愁善感有些孩子容易哭,不是自己不会表达,也不是希望得到什么,只是因为丰富的情绪到达了某个点,需要发泄。
·父母的态度过严厉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我们要教育孩子用阳光积极的眼光看待事情,并且要严肃地告诉孩子“哭”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要认真地表达出自己真正的诉求和心里的想法。我们作为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但是家长要多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有没有太过严厉苛责?
孩子足够坚强,能轻松从容的应对很多事情,相反,有些懦弱的孩子往往会做事情时畏手畏脚,很难成功,自信心也不强。所以,从小就告诉孩子要坚强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给孩子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在孩子4-15岁,从专业系统的少儿美术教育课程入手,让孩子尽情发挥心中所想,更明确地表达内心情绪,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事与物,从而养成坚强、勇敢、独立的良好品性。
(内容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用作学术交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