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挫折无大小,因为背后的情绪一样
我记得小的时候,我妈经常跟我念叨:你们这一代孩子真的太幸福了,明亮宽敞的教室,吃喝不愁的家庭,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这么幸福的条件为什么就是不能有好成绩?也因此我们在他们的眼中是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经历过困难,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孩子。他们认为他们当时条件艰苦所经历的挫折困苦,是对他们最好的塑造,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遗憾。
我认为,或许我们不应该用老式的挫折去衡量现在的孩子,现在孩子所面临的挫折表现形式或许和家长们以前面对的挫折不同,但是孩子在情感的体验上是相同的。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感到沮丧、痛苦、失望等等负面情绪,如果我们只是用挫折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来否定孩子遭遇的挫折,这会让孩子对自己挫败产生情绪否定的态度,这样的话孩子就有可能不愿意面对挫折,又何谈去突破挫折呢?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积木没有拼好而嚎啕大哭;一个小学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一道难题而否定自己;一个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被自己喜欢的公司录用而闷闷不乐……但是在当下的那个时候,他们确实遭遇到了他们认为难以跨越的挫折。我们能说:“你遇到的这些都不是事。”?家长眼中很好处理的小事,很好跨越的挫折,对孩子现阶段来说却是个严重的问题。所以,挫折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孩子感受到的情绪是一样的。
02
挫折不会让孩子成长,面对挫折才会
有人认为,孩子就应该在挫折中长大,所以家长会用各种方式制造“挫折”。于是孩子考好了,家长可能没有一句的肯定,反而带来的是一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在寒冷的冬天要求孩子脱掉外套内衣等在冰天雪地里锻炼;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带着不甘愿的孩子来体验生活……
这些家长制造的挫折真的是挫折?或者更可能是打击呢?如果父母总是时时刻刻为孩子制造压力,让孩子时时刻刻处在挫折之中,那孩子的信心又应该如何树立?这样的挫折,对孩子来说不是挫折,而是打击,这样的打击有可能让孩子不敢再站起来!《教育的选择》中说道:“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所以,挫折不会让孩子成长,不仅不会让孩子成长,还有可能让孩子自信心丧失,能让孩子成长的是孩子学会了面对挫折,能让孩子有力量的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面对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成为挫折的帮凶,不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挫折,而是和挫折站在一起打败了孩子。
03
面对挫折孩子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导
孩子在班上担任文艺委员,有一天孩子回家气呼呼的吐槽一个同学怎么都不配合他的工作,这马上就要演出了,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好。我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句:“那就把他pass(淘汰)了,再换一个人,或者找老师说下,让这个同学配合你。”孩子白了我一眼,一句话不说回房间去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面对的问题挫折的时候,并不是需要我急着给他处理的方法,这时候的孩子先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千万,孩子在情绪缓和之后自然能有自己的衡量,但是他面对挫折的负面情绪,是需要有人理解和包容的,这是我们做家长的总是会不经意间忽略的一个环节。
晚上我给孩子道歉,孩子也原谅了我,还主动说了自己想的几种解决方案,问我用哪一种更好。当孩子这样邀请我们提出建议的时候,孩子才是真正做好了自己情绪工作,并准备好面对挫折了。所以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我们一定是先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教他怎么做,他的处理方法,或许会比我们更高明!